“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過程中,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和有關信息的公開透明起到了關鍵作用。”美國加州環保署洛杉磯水質管理局高級工程地質師童衛星博士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加州是美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州,也是一個缺水的州。100多年前,加州大多數地區還是荒漠戈壁,但是后來卻發展成美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以經濟作物為農業特色的州。由于農業用水量大,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服務業用水也必須得到可靠保障,加州非常重視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
童衛星在加州環保署的洛杉磯水質管理局任職多年,主要從事地下水狀況評估和污染治理等項目的管理工作。他說:“美國在環境保護方面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績,環境質量得到了較好的改善,除了全體國民的環保意識較高,檢測和清理的技術先進以外,最重要的還是政府主管部門的嚴格管理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只有政府部門的管理到位,才能保證環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清理,公眾的健康得到保護,環保產業也因此得到良性的發展。”
他說,美國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基本的框架是:法律先行、政府主導、企業落實、市場實施、社會監督。1969年加州通過了《加州水質控制法》,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有關加州境內水質管理的大法,迄今仍是美國有關水質管理最嚴格的法律之一。該法規定了加州水質管理總局和各地區管理局在管理加州各種水體的水質、保障人民的用水需求和身體健康方面的職責。后來,加州又先后頒布了幾部法律,對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管理提供補充。
作為加州環保署5個分支機構之一的州水質管理局約有1500人,都有較高學歷和相關專業背景。政府管理部門對污染場地評估和清理實行嚴密的管理程序,每一個污染場地的治理從立案到結案全部委托責任方(如咨詢公司、工程承包商等)實施,政府管理人員不直接參與現場操作,但隨時可以到現場監督和抽查。
南加州是美國地下水開采和污染防治工作最先進的地區之一,在這個人口近2000萬的地區,大約40%以上的飲用水來自地下水。南加州有幾百家從事水污染防治的公司,從業人員達數千人。
童衛星認為,加州防治水污染值得借鑒的另一個方面是案件處理公開透明。美國從聯邦一級到州一級的立法都要求政府公開治理污染案件中的所有文件和資料,民眾有知情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要求調閱與案件有關的檔案和資料。由于污染防治工作公開、透明,民眾的配合度很高。
針對中國近來頻繁發生水污染事件,童衛星說,除了加強立法、強化標準和執行等等之外,對污染場地的評估要系統化和全面化,比如不能僅限于淺層土壤污染的清理,同時完善市場機制和建立有關數據庫,共享數據資源。
他建議設立相關的污染防止基金,比如針對地下儲油罐場地的清污工作,成立從燃油費中提取資金的專項清理基金。他還建議加強行業管理,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和儲存環節進行嚴格監控,從行業的每個環節進行控制,嚴防水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