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行業 > 荷蘭的拆遷人員如何讓居民為水讓路?
    荷蘭的拆遷人員如何讓居民為水讓路?
    發布日期:2014/11/14 12:16:00

      60%的國土面積位于海平面之下的荷蘭,對“水”有著天然的敬畏。


      9月末,受荷蘭政府之邀,我和來自印度、阿根廷、美國等國的記者走訪了這個國家的東南西北,主題只有一個:水。


      9月24日,我們參加完在鹿特丹召開的各路水治理精英出席的國際三角洲大會,便一路向西駛往海邊,來到偏僻海港小鎮Stavenisse——荷蘭1953年海潮災難發生地。


      1953年1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在暴雨和春潮的雙重作用下,海浪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向荷蘭西南角沖來,數千米海堤潰壩,Stavenisse被瞬間吞沒。


      一名幸存者說,這場災難徹底改變了荷蘭。


      五年內,Stavenisse得以重建。荷蘭政府為預防此類災難重演,建立了“三角洲委員會”,展開前所未有的“三角洲項目”,利用各類水利措施在沿海地區筑起了堅固的防御體系。


      自此,荷蘭再未出現過類似災難。


      獨特的“治水委員會”


      從荷蘭最東側開車到最西角大約只需要三個小時。“如果發生大水災,我們沒法撤離,總不能撤到德國去。”鹿特丹市市長阿梅德·阿布塔勒比說,他在三角洲大會上抽出10分鐘與記者見了面。


      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哪方面有缺陷,就在該領域格外出眾。多震的日本擅長防震,少水的以色列最懂節水,而水太多的荷蘭則用千百年的時間去琢磨水,他們的水管理、水利工程技術及治水制度和社會層面的經驗都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治水委員會被公認為荷蘭最古老、最獨特的民主議事機構。它隸屬于中央政府,獨立于地方政府,有自己獨立的稅收制度,三分之二的成員由當地人選出。


      治水委員會每10年要對所有水域水位是否對地面造成威脅進行評估。


      荷蘭人每年需繳水污染稅、堤壩稅等給水委,有的按人頭,有的按戶。鹿特丹區域水委每年稅收7億元,分攤到每人每年約100歐元。


      阿梅德·阿布塔勒比作為公民,每年需向水委繳400歐元稅,不過作為市長,他說,增加稅收并不那么頭疼,“市民們對我說,我們付錢好了,把水問題解決好吧。”


      拆遷與否終由法院定


      跟中國一樣,荷蘭的大型水利工程也免不了遷移,拆遷工作通常由代表地方政府的一名官員負責。


      一名年輕的“拆遷辦主任”馬克(他的名片上印著“項目經理”)對我說,過去十幾年,他大部分工作就是去敲拆遷戶的門,就每戶人家的具體情況協商一個大家滿意的結果。


      他負責的項目是對面積2000公頃的圩田進行改造。這是一個讓四百萬人避免水患風險的公益行為,要實現該項目,需將幾十戶拆遷利益方照顧到位。


      “我處在政府和拆遷戶之間,但我的心在居民這邊,”馬克對我說,“十幾年來我都在和這些居民打交道,我理解他們的焦慮,因此我盡可能照顧、滿足他們的要求。”


      最終,只有一戶人家不同意拆遷。他們將馬克等告上了法庭,但最終敗訴。法院裁定,這戶人家沒有理由不為造福于數百萬人的公益行為讓路。


      “最終還是由法院決定。”馬克說,他認為雖然有一起官司,但自己已經很成功了,因為大部分人都通過協商同意拆遷。


      用“做減法”思維治水


      荷蘭還面臨一項嚴峻的挑戰——氣候變化。


      “2010年開會(上一屆國際三角洲大會)時,沒人會想到,兩年后曼哈頓也會被水淹。” 荷蘭交通與環保部部長梅蘭妮·海根在本次國際三角洲大會上說,“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準備太糟糕,不光是紐約,全球都這樣。”


      海根說,現在海平面每年增加21厘米,如果不整體更新水防御體系,災難還會發生。


      海根對記者說,應對氣候變化,荷蘭人治水不能滿足于現狀,需迎接新的挑戰。之前的治水思路,大多依靠大的工程,如大量使用混凝土,而今天,需要在新技術的幫助下,采取更智能、更聰明的方式。


      這也是荷蘭為什么會出現“為河流讓路”這類大型項目的原因。荷蘭人治水雖然還在延續堤壩加固、加高等傳統做“加法”的方式,但漸漸轉向做“減法”:讓建筑用地重新轉為水域,給河流留出空間,回到自然狀態。


      “過去我們在河邊建造房屋,以為水景很漂亮,我們忘記了河流的力量。”林堡省省長托斯帕拉克·帕特里克說,“我們沒法把大壩建到天上去,只能為河流留出空間。河流有自己本來的面貌,我們應該去尊重它、適應它。”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河北濕地保護條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
    打造燈塔水廠,這一項目跑出建設“加速度”
    美國工程院院士布魯斯·愛德華·里特曼教授
    呼和浩特市哈拉更片區海綿化改造工程建設完
    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助力美麗
    安徽農村黑臭水體明年將全面消除
    黑臭水體整治鞏固成果比治理更重要
    “兩園一河”成熱詞!如何破解區域“生態約
    南平發布第1號河長令,未來6年幸福河湖這
    青島這26條道路排水管網改造任務完成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