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午后,在埃塞俄比亞南部牧區達布拉克,上萬頭牲畜有氣無力地站在一起等待飲水,牧羊人從50千米外將它們趕到這個最近的水源地,從附近干枯的樹木和荒涼的土地看得出這里干旱的程度。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水危機日益嚴重的一個縮影。在對人畜飲水構成威脅的同時,水危機正挑戰著非洲經濟和安全。
英國政府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博茨瓦納、南非、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都嚴重缺水。南非已經開發和利用了98%的已存水資源;養育著東非地區3000萬人口的維多利亞湖近些年急劇萎縮,環保專家甚至警告維多利亞湖未來20年有消失危險;過去40年乍得湖萎縮了90%。有分析指出,非洲難民問題與水資源缺乏密切相關。
非洲水資源部長委員會顧問哈里森對本報記者說:“非洲之角迫在眉睫的饑荒、尼羅河水資源分配的爭吵、乍得湖等湖泊的急劇萎縮,這些都在昭示著非洲水資源缺乏的嚴重程度,重新定義著非洲所面臨的水不安全狀態。水危機最終演化為被迫遷徙、人類安全災難、經濟危機和激進運動,其造成的經濟和政治代價是可怕的。”
目前,索馬里極端組織“青年黨”利用水危機制造的“水恐怖主義”正嚴重影響著非洲之角的安全與穩定。2014年薩赫勒地區干旱不斷惡化,這給索馬里“青年黨”創造了機會,他們極力控制境內的水源地,試圖制造“水恐怖主義”,這正在成為他們的重要戰略。
此外,索馬里“青年黨”還充分利用因干旱缺水造成的流離失所者和難民的不滿情緒,通過為農民和牧民提供水來獲取人們的支持,企圖瓦解索馬里政府的統治。
南非安全研究所顧問赫登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出現嚴重水危機的地區,能離開的人都選擇離開,留下的多是婦孺,這些群體日益被邊緣化,為滋生激進主義提供了溫床。乍得湖的縮減破壞了當地經濟和政治生態,為極端組織提供了機會,其中就包括“博科圣地”。
哈里森對本報記者指出,在解決非洲水資源危機方面,首先非洲國家政府要強化行動意識,加大財政投入,促進水利設施建設。其次,要呼吁和聯合國際社會加大對氣候變化的干預力度,非洲國家也要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如約翰內斯堡正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型城市。第三,要強化對農業、工業、礦業和能源污染的控制,建立水質監測網,加強水資源的監測。第四,加強教育,提高人們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和節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