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達標水質”背后是環保部門不達標
    “達標水質”背后是環保部門不達標
    發布日期:2014/4/3 10:17:30

      2013年3月以來,杭州市自來水多次出現怪味,原因一直未明。環保部門在調查錢塘江水質時,牽出桐廬縣浙江金帆達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特大污染環境案。2日,這起案件的系列案件在浙江省富陽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涉案企業之一富陽博新化工有限公司8名被告人因非法傾倒浙江金帆達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毒廢水6300余噸受審。


      回顧一下杭州自來水事件的始末,最早在去年的3月11日,杭州不少市民感覺自來水有股刺鼻的味道,對此杭州水務集團表示,異味可能與近期暴雨導致錢塘江江底一些物質的土腥味加重有關,有關部門表示水質指標都達標。隨后多天,市民反應 “在瓶子內放置了一周的自來水,底部已經出現了綠色混濁物”,“自來水流出來都是泡沫,而且還滑滑的”,“家中的自來水,顏色變得發黃、渾濁”……對此,杭州水務集團仍然不以為然,“3月份的異味我們后來做過檢測,除了嗅味指標不合格以外,其他指標都是好的”,“至于微博上有讀者拿自來水和礦泉水對比,這個很難說明問題”,并表示污染情況是因為 “老舊管網的二次污染”。


      直到如今,2013年8月26日,倪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這起特大污染環境案告破,讓當日自來水公司、環保部門拍著胸脯保證水質“達標”的話語,顯得是那么尷尬、蒼白。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河北滄縣環保局那位“著名”的“紅豆局長”——河北滄縣張官屯鄉小朱莊村地下水呈紅色,村民不敢飲用;央視記者就此采訪鄧連軍,他以“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并稱“紅小豆煮飯也是紅色”。


      是的,很多地方的環保部門的環保監督工作往往慵、懶、散、慢,對各種環境污染問題后知后覺,甚至發生了惡性環境污染事件,他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敷衍塞責、推諉扯皮,能應付過去就應付過去。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員以及監管體系竟然與污染企業串通一氣、狼狽為奸,在收受了好處費之后,便對惡意排污問題大加縱容,甚至千方百計為污染企業充當“保護傘”,掙著眼睛說瞎話,以至于老百姓要通過懸賞當地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的方式,來讓環保部門對水源污染的情況重視起來。


      其實我們都心知肚明,類似桐廬縣這種非法傾倒有毒廢水的案例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各地非法排污情況層出不窮,甚至我們已經很難找到一條清澈的河流,各種“牛奶河”、“橙汁河”,斑斕炫目的背后,盡是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垃圾污染……很多時候,環保部門不是不知道污染的存在,他們只是裝作不知道罷了。就像這次杭州自來水異味事件,如果不是公眾反映強烈,如果不是因為污染者投案、案件告破,大概杭州市的水務部門還會洋洋自得地躺在“水質達標”的檢測證書上睡大覺吧?只盼,下一次有關部門再拍著胸脯保證“水質達標”的時候,好好先檢查一下自己的工作質量是否達標了。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10月15日起施行!襄陽出臺城市污水處理
    湖南發布第11號省總河長令,全面推進幸福
    重溫俞孔堅13年前這封公開信:“我怎能不
    上海黃浦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黃浦區排水管
    福州市排水公司繪就榕城全域治水新圖景
    云南六大水系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
    雨污分流解民憂 濟南城排澇有良策
    武漢有了首張“綠色成績單” 海綿城市、綠
    北大教授俞孔堅在巴西墜機事故中不幸罹難,
    呼和浩特海綿城市建設 雨水變資源潤民生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