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國際空間站宇航員開始飲用由他們的尿液、汗液等循環處理制備的水,這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還是頭一回。而在美國加州,這種循環處理的水正在研究應用。
現狀 70%地球人受水荒威脅
美國圣地亞哥市正遭受嚴重的水危機。該市90%的水源都是從外引進的,大多數來自科羅拉多河,而這條河已經瀕臨枯竭。最近出臺的關于保護位于美國北加州圣華金三角洲(這是圣地亞哥第二大水源)生態系統的決定,也將減少圣地亞哥的水供給,加上人口增長和持續干旱,形勢看起來相當暗淡。現在有300萬人聚集于原本有充分水資源的地區,但是只有10%的人能滿足用水需求。
這僅僅是世界水危機的一個縮影。上個世紀,世界人口增長了兩倍,而人類的用水增長了6倍。僅僅在過去的50多年,全世界淡水使用量增加將近4倍,每年高達4130立方千米。據估計,全世界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缺乏飲用水,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目前已有70%的人遭受水荒的威脅。
概念 “從廁所到水龍頭”
地下水補給系統的設計理念是在許多城市的衛生間下水道直接取水,經過初步清污之后,將其送至價值4.9億美元的管道,通過過濾器和儲水槽進行凈化。水流入附近的湖泊,在那里它透過黏土、沙、巖石進入含水層中的地下水盆地。幾個月后,它會通過廚房水龍頭,淋浴頭流回居民家里。
這是個聰明的想法,也是解決水短缺最可靠、最廉價的方法之一。雖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如今已具有可行性。過去數十年,美國各地的城市已經將可循環的污水用于非飲用水的行業,如農業和環境美化。因為現在技術已經不成問題,將其用于凈化成飲用水其實也是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
去年在美國圣地亞哥市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人不愿意飲用廁所污水,即使它已經經過清污和凈化。數年前,由于公眾對“從廁所到水龍頭”的反對,洛杉磯不得不關閉價值5500萬美元的工程。如今,這個老想法終于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