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襄陽連降雨雪,許多細心的駕駛員和市民發現,長虹路主干道、行車道上沒有窨井蓋也未發現積水。2月26日,襄陽市排水管理所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得益于市政府按‘國家標準’改造長虹路排水管網,現在完全能夠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
2013年6月18日,住建部印發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對城市排水防澇的規劃目標作出硬性要求,地級城市中心城區要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即發生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地面不應有明顯積水;發生城市內澇防治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城市不能出現內澇災害;發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轉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2013年,長虹路改造方案制訂時,市城建委、市政管理處,以及廣大市民紛紛就排水管網改造標準建言獻策,長虹路改造指揮部統一思想認識,嚴格按照《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國家標準進行改造。首先將排水管網和其他電氣管網分開,同時采用將傳統的排水管網一分為二建設方法,分別興建了排污水管網和排雨水管網兩條管道。市民日常生活用水后通過排污管道流動,雨水通過排雨水管道流動。遇到特大暴雨時,啟動雙管道同時排水,大大提升了城市防水排澇標準。與此同時,為了減少安全隱患,指揮部統一將窨井口從主干道、行車道移至道路兩側綠化帶中,利用三角地帶、空隙地域建設了數個無硬化地面的袖珍公園,有效提高了透水性路面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