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瞭望》:鮑邱河凸顯水污染之憂
    《瞭望》:鮑邱河凸顯水污染之憂
    發布日期:2011/5/30 9:56:44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污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污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污染,在中國同時出現


      鮑邱河,一條有故事的小河。


      像很多河流一樣,它也曾擁有純潔美麗的身軀,魚蝦在水中自由游蕩,孩子們在河中嬉戲打鬧,婦女們在河邊洗衣說笑。


      像很多河流一樣,在工業化的大潮中,隨著流域附近不斷冒出的大小工廠,這條全長百余里的小河慢慢變黑變臭,魚兒越來越少直至絕跡。


      今天,鮑邱河看似一潭死水,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鮑邱河的變遷展現的不僅僅是它自己的命運。


      逝去的美麗


      鮑邱河發源于北京順義區李遂鎮以東的丘陵地區,從河北省三河市東部穿過,流經燕郊鎮、大廠縣,最后沿東南方向經寶坻林亭口至八門城匯入薊運河,全長50余公里。河北省三河市因境內三條河流而得名,其中之一就是鮑邱河,另外兩條河流是洳河、泃河。


      這條河流曾經帶給了兩岸居民美好的回憶,在三河市燕郊網城論壇中,一位名為“鴻鵠”的網友用浪漫的筆調描述了記憶中的鮑邱河:也許是受大自然的恩典,遠離都市的鮑邱河保持了它的粗獷,河水清澈,河床起伏不平,青草叢生,澄碧的河水順著彎彎曲曲的河道像銀蛇般蜿蜒而去。河面寬闊,潺潺流水似少女唱著情歌踏著浪花飄然而至。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鮑邱河一線的三河市、大廠縣下屬的農村采訪時,多位村民有著相同的記憶。


      20世紀70年代嫁到夏墊鎮夏墊村的中年婦女李秀芳見證了鮑邱河水由綠變黑的歷史,她回憶說:“再往前推十幾年,河里水可清了,我那時都在河邊洗衣服。”夏墊村三面環河,處于鮑邱河包圍之中。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河水漸漸變黑變臭,幾個人在河邊邊洗衣邊聊天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夏墊村對面的興隆莊的張大爺在這里生活了60多年,他告訴本刊記者,原來河里有魚有蝦,大人小孩夏天都在河里洗澡,“現在一點活物沒有了,什么水都往這里排,都成了臭水溝。”


      站在夏墊村村口,本刊記者看到暗黑色的污水夾雜著五顏六色的垃圾從橋下緩慢流過;橋上,環保部門的工程車正在清淤,一陣刺鼻的臭味突然襲來。一位賣豆腐的婦女推著豆腐車一溜小跑地穿過小橋。


      當地村民向本刊記者介紹,處于鮑邱河下游的夏墊鎮需要定期清淤,尤其是枯水期雨量較少時,否則,這里就完全成了死水。


      那鮑邱河是如何“死亡”的呢?


      本刊記者在鮑邱河一線走訪時發現多個暗渠,工業廢水通過這些管道流入尹家溝(連接鮑邱河的排污溝)排入鮑邱河;同時,兩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包括大量生活垃圾也直接進入河中。


      大廠縣位于鮑邱河下游,該縣環保局副局長陳立軍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現在的鮑邱河源頭已經沒有水了,鮑邱河這個季節的水大部分來自臨近的尹家溝。


      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鮑邱河似乎成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鮑邱河一天天變黑變臭,2006年曾專門對鮑邱河進行調研的華北科技學院環境工程系馬登軍教授在其學術性論文《鮑邱河水質分析與評價》中指出,鮑邱河中COD、石油類、氨氮、汞等指標已經嚴重超標,水質已經為劣Ⅴ類(不可飲用,不可工業用,不可農業用,喪失水功能)。


      因為污染問題,當地村民和流域附近的一些企業不時地發生矛盾和摩擦,廊坊市環保局2010年10月份發布的一份信訪問題的督辦通知顯示,位于燕郊地區的華潤雪花啤酒(河北)有限公司從2009年以來多次被村民舉報,村民反映其廢水和廢氣排放,給鮑邱河水質造成污染并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污染問題從廊坊市環保局到河北省環保廳最后一直反映到了環保部。


      在國家環保部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2011年廢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中,這家啤酒業巨頭赫然在列。


      另外,包括造紙、化工、屠宰、水泥等重污染企業都曾在此興盛一時。2008年7月,為了確保北京奧運會環境安全,完成污染減排任務,廊坊市曾開展了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重污染企業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共取締關停鍍鋅、電鍍、礦山、水泥、造紙、屠宰、化工等重污染企業518家,其中鮑邱河流域的三河市就有165家。


      水污染之憂


      除了給鄉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更令人憂心的是,水污染已經直接危害到農村群眾的生命健康。


      國家疾控中心曾對淮河流域癌癥高發地進行全面普查,最終結論顯示:一、淮河流域沿河、近水區域癌癥高發;二、癌癥高發與劣Ⅴ類淮河水密切相關。


      淮河流域之外,多個地方都先后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癌癥村”,只有新疆、西藏等少數不發達地區“榜上無名”。


      中國衛生部官方網站發布的第三次中國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癌癥已成為中國農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構成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過去30年分別上升了465%和96%。#p#副標題#e#


      2010年5月31日,環保部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報告稱: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水系均受到污染。全國203條河流408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7.3%、24.3%和18.4%。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在26個國控重點湖泊(水庫)中,滿足Ⅱ類水質的只有1個,Ⅲ類的5個,Ⅳ類的6個,Ⅴ類的5個,劣Ⅴ類的9個,占到了湖泊總數的34.6%。


      2010年,水利部發布的《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實踐與探索》的報告顯示:由于飲用水水源地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全國目前仍有超過1億的農村人口喝不上干凈水。


      在地表水被污染之后,地方政府和農民們開始不斷抽取地下水,水井越打越深,鮑邱河流域多個行政村原來自打的幾十米深的水井如今已經完全報廢,現在,村民們的飲用水來自300米深的地下。


      《中國地下水科學的機遇與挑戰》一書是目前研究國內地下水狀況的權威著作,它由12位國內外知名地下水專家組成的“中國地下水科學戰略研究小組”歷經近三年時間調研完成。該書介紹,在過去幾十年內,為滿足不斷增加的用水需求,中國的地下水開采量正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


      2010年7月,在2010國際地下水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已發出警告:一些地區地下水儲存量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許多地區地下水還遭到嚴重污染。在會上發言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水文學者弗蘭克·施瓦茨說:“水危機并不只在中國存在,但中國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問題都更為嚴峻。”


      由于地下水占到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但水體污染正加劇中國的地下水危機。


      治污“兩大難”


      在我國城市和眾多村鎮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以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污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污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污染,在不少省區市同時出現。當今治理水污染,有兩大難題是繞不過去的。


      地方政府對GDP的亢奮和對環境生態的不重視是一直被詬病和批判的問題,盡管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下發《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改變為“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將環境保護優先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地方環保部門的相對弱勢,實際執行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一位受訪專家對本刊記者表示,在三大基本國策中,環境保護是唯一一個無法落實到最基層的國策。


      “2005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獲得者、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王燦發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就說,即使到現在,環保部門的權威性仍然不夠,在政府中的地位比很多部門都低,很多時候,環保要給經濟增長讓路。他笑稱:“扛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扛不住,不換思想就得換位子。”


      王燦發認為,這還是一個發展觀念的問題,需要真正轉變發展的思路,落實環境優先的原則。


      “十二五”期間,環境優先的原則有望落到實處,“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以“綠色發展”為主題,專篇論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明確提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同時,綠色指標的比重上升,不包括人口指標,資源環境指標由“十一五”規劃的7個提高到“十二五”規劃的8個,占總數比重由27.2%提高至33.3%。


      發展理念轉換之外,治污理念、機制的創新是水污染治理的另一個現實課題。


      由于水的流動性,在水污染方面上下游之間往往很難形成默契,即使百里之長的鮑邱河,在治理中都面臨這樣的難題。


      因此,如何打破這種“楚河漢界”的困境,消除行政區域之間的壁壘限制,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協作,提高水污染的治理成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盡管這一問題多年來一直在討論,但實踐中始終難見實質性的進展。


      最近,從浙江傳來了好消息,4月12日《人民日報》報道,為加快推進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切實保護千島湖水環境安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日前聯合啟動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工作,確立了“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和機制。這是我國首個省域間合作治理、相互監督的環境保護機制試點。


      報道說,新安江流域的先行先試,將為全國大江大河流域推行生態補償機制提供借鑒。


      鮑邱河的治理似乎也出現了轉機,陳立軍說,目前,鮑邱河水污染治理已經提上日程,未來將打造成觀光休閑旅游區,資金已經到位。


      這條備受磨難的、悠久的河流會迎來新生嗎?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部長點贊的“城市會客廳”,如何從“生態痛
    探訪山東水資源調查項目:科技賦能水下數據
    提高、提前!一組數據看“十四五”節水型社
    IE expo China 2026第二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行業標準《城鄉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重慶市藻渡水庫工程全線首
    重慶市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創新中心獲批
    德陽市“三舉措”助力全市水環境質量提升
    江西九江堅持海綿城市理念 建設“會呼吸”
    3000多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