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南水北調 不因旱無水可調
    南水北調 不因旱無水可調
    發布日期:2011/7/5 10:49:07

      南水北調“不會因旱無水可調”


      湖北丹江口水庫結束92天死水位以下運行 加高工程土建已基本完成


      昨日8時,丹江口水庫水位終于回升到死水位(139米)以上,達到139.24米,蓄水量73.3億立方米。此前,由于湖北西北一帶遭遇秋、冬、春、夏四季連旱,漢江上游來水持續偏少,丹江口水庫已在死水位下運行了92天。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地,長時間缺水引發了人們對中線工程未來能否穩定向北方調水的擔憂。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流域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至鄭州以西穿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線全長1427千米,供水范圍包括京、津、冀、豫四省市,主體工程靜態總投資1105億元。

     

    6月19日,武漢丹江口市市民于濤趁著丹江口水庫的旱期下河捕魚。  早報記者 楊一 圖

    6月19日,武漢丹江口市,一艘漁船被擱置在裸露的丹江口水庫區河床。早報記者 楊一 圖

      王立新今年不用發愁去哪里放牛了。


      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玄岳門碼頭所在的那條深溝里,長滿了茂盛的青草,村民王立新趕著90多頭黃牛就在這里放牧,“水邊才長這種草,牛吃了很上膘”。深溝上方是漢(武漢)十(十堰)高速的一座高架橋,橋上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橋下則成為黃牛憩息遮陽的好地方。


      這條深溝本是丹江口水庫的淹沒區。因鄂西北去年到今年遭遇秋、冬、春、夏四季連旱,丹江口市旱情一度發展到百年一遇,丹江口水庫水位也一路直下,從今年4月4日開始至昨日,一直在死水位(即水庫經濟運行或興利的最低水位)下運行,最低至建庫以來歷史第五低水位134.68米,蓄水量長期停留在50多億立方米,多處原先被淹沒的庫區裸露出來。


      位于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地,按照計劃,包括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在內的中線工程須于2014年前完工,2014年汛期后通水,近期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后期年調水量120億-130億立方米。


      而鄂西北旱情如此嚴重,漢江流域自身用水尚且不敷,丹江口水庫未來能否按計劃持續、穩定地向北方調水?如未來再遇到枯水年份,耗資巨大的中線工程是否會無水可調?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5月31日、6月4日,胡錦濤、溫家寶先后來到丹江口水庫,并登上大壩進行視察。兩位國家領導人一周之內接連到同一個地方,這并不多見。


      半年降水量


      還不及武漢一天


      今年截至6月13日,丹江口水庫以上流域累計降水147毫米,還不及武漢6月18日一天的降水量(192毫米)。與多年平均降雨量相比,今年偏少40%,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偏少44%。“偶爾下一陣毛毛雨,連地皮都沒打濕。”王立新形容那147毫米的降雨時說。


      丹江口水庫的運行由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漢江集團)負責。漢江集團提供給早報記者的一份材料顯示:


      截至6月13日,丹江口水庫累計來水64.2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值偏少32%,特別是5月份來水僅15.12億立方米,較多年均值偏少51%,屬來水特枯月份。#p#副標題#e#


      由于水庫來水持續偏少,水位逐步削落,4月4日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至死水位139米以下,5月16日,水庫出現今年最低水位134.68米,也是建庫歷史第5低庫水位。


      雖處于死水位下多日,但為緩解漢江中下游嚴峻的抗旱形勢,丹江口水庫5月間兩次加大下泄流量,最大增至800立方米/秒。“死水位下水庫一般只開一臺機組發電,出庫流量大概300立方米/秒,但為了抗旱,水庫啟動了3臺機組發電以加大下泄流量。”漢江集團宣傳新聞中心副主任張洪波說。


      丹江口水庫水位持續低于死水位,還影響到直接依靠丹江口水庫庫水進行灌溉的湖北引丹灌區和河南引丹灌區,整個5月份兩個灌區都無法引水。


      干旱便于修壩


      加高工程基本完成


      雖然長時間的干旱對鄂西北一帶農業生產及百姓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客觀上卻方便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設。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康子軍介紹說,目前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現場正在填黏土,一旦下雨就無法施工;而修補丹江口水庫老壩裂縫的工作,由于水位低,“很多作業水下變水上了”。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在湖北主要是丹江口水庫大壩的加高工程,項目法人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是在初期工程基礎上加高續建,概算總投資24.5億元。大壩高程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庫容由174億立方米增加到290億立方米。完建后,漢江中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時滿足南水北調近期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后期年調水量120億-130億立方米的需求。


      加高工程最大的難題是,如何使新老混凝土密實結合以聯合受力。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熱脹冷縮以減小變形,如采取二次風冷再加冰水的方式,生產出7℃以下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給汽車噴水降溫、澆筑倉內噴霧、新澆混凝土上蓋保溫被,以防止混凝土溫度回升等。


      康子軍說,除大壩加高外,還要對老壩的裂縫進行檢查和修補。丹江口水庫1958年開建,是國內第一個大水電站,受制于當時的施工條件和工藝,老壩施工質量不高,因此出現了很多裂縫。加高工程就必須一邊加高,一邊對老壩體的所有缺陷進行處理。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加高工程土建已基本完成,金屬結構制造安裝和機電改造則正在加緊施工。


      水庫擴容后


      可裝下87%漢江來水


      丹江口水庫大壩未加高前,在死水位時庫容為70多億立方米,今年蓄水量還經常停留在50多億立方米。未來如再出現類似枯水年份,南水北調是否會無水可調?


      對此問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漢江集團和湖北省南水北調辦均提到了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擴容后的調節特性問題:丹江口水庫目前只是不完全年調節,大壩加高后將變為多年調節。“可能今年水多,明年水少,大壩加高后可以跨年度調節,今年水多,就多蓄點,明年水少時補庫容。”


      水庫可以調節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勻,不完全年調節、完全年調節和多年調節均是指調節水的時間分布。


      當汛期洪水到來時發生棄水,僅能存蓄洪水部分多余水量的徑流調節,稱不完全年調節。能將年內來水完全按用水要求重新分配,又不需要棄水的徑流調節稱完全年調節。多年調節則是指當水庫庫容足夠大,可將豐水年份的多余水量存在水庫中,以便枯水年份使用,以豐補歉。


      丹江口水庫壩址以上年均徑流量388億立方米,水庫大壩加高后正常蓄水位庫容由174億立方米增加到290億立方米,總庫容則可以達到339.1億立方米。也就是說,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庫可以裝下漢江一年來水的87%。


      漢江流域今年嚴重干旱,但去年夏天卻曾遭受持續性強降雨,丹江口水庫出現建庫以來第二大入庫洪峰3.41萬立方米/秒。丹江口水庫汛期累計棄水55天,總棄水量105.79億立方米,這個數字超過了南水北調的首期95億立方米年調水量。“浪費了水,還增加下游抗洪壓力。”張洪波說。


      而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庫容增加了116億立方米。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庫如放在去年,就能全部容納105.79億立方米棄水。這部分水存到今年,即使除去南水北調全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仍有10億多立方米的水可供下游使用。


      由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未來還將增大調水量至120億-130億立方米,為保證未來丹江口水庫有充足水量,“引江補漢”也提上日程。“引江補漢”系從湖北境內的三峽水庫蓄水區巴東縣神農溪引水,經多級提水,穿越巨型隧道流至漢江支流堵河,再匯入丹江口水庫。據報道,由長江水利委員會編制的“引江補漢”工程規劃任務書已于2010年7月上報水利部,預計引水量可達100億立方米,超過南水北調中線首期調水量。


      “5+1”機制


      協同保護水源區


      6月4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丹江口水庫實地視察時,提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應全面考慮四個重大問題:水質問題;移民問題;漢江水環境容量問題;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長江流域水資源資源保護局責任重大,因為其中三個問題關系到該局。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副局長、教授級高工臧小平告訴早報記者,丹江口水庫直接入庫排污口很少,漢江、丹江干流入庫斷面的水質總體不錯,多為二類水,部分入庫支流的水質較差,多為劣五類水,亟待加強控污治理。


      監測結果顯示,此次長時間干旱對漢江的水質沒有造成明顯影響。干旱一方面會導致河流水量變小,水體變少,水體稀釋自凈能力降低,污染濃度加大;另一方面,干旱降雨少,隨地表徑流匯入的面源污染物也少,干旱期間水質受影響的程度取決于諸因素綜合作用。


      由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涉及陜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的五個城市,為加強水源區保護,2009年,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倡議構建三省五市的“5+1”協作平臺,建立了中線工程水源區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據悉,針對水源區的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國家專門下撥資金26億元,同時還在調研京、津、冀、豫等受水區與水源區的經濟對口協作方式。


      臧小平希望建立一個漢江全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監控體系網,實現遠程監控,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水污染,同時完善應急反應機制,以便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因為突發污染事件往往隨機性大,污染物質也經常比較特別,不像長期監控污染點那樣穩定便于掌控。”臧小平說。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部長點贊的“城市會客廳”,如何從“生態痛
    探訪山東水資源調查項目:科技賦能水下數據
    提高、提前!一組數據看“十四五”節水型社
    IE expo China 2026第二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行業標準《城鄉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重慶市藻渡水庫工程全線首
    重慶市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創新中心獲批
    德陽市“三舉措”助力全市水環境質量提升
    江西九江堅持海綿城市理念 建設“會呼吸”
    3000多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