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年來今年最旱
從去年9月21日到現在,島城已有120天無有效降水了,不僅農田喊渴,而且,如果仍沒有降水,很多地方的飲水也將面臨困難。記者昨日從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536萬余畝在田作物,其中有181萬畝不同程度受旱。這是我市自1952年以來干旱最為嚴重的一年。市氣象臺發布的中長期天氣預報顯示,我市未來一個月降水仍將偏少,預計平均僅有5-10毫米降水。
■旱情 120天無有效降水
“從去年9月21日到今天整整120天時間,全市平均降水僅10.3毫米,是自1952年有水文資料記載以來最少的年份。”昨日,市水文局統計顯示,氣象干旱情況仍將持續發展。由于1月9日到現在我市土壤一直處于冰凍狀態,沒有最新的土壤濕度統計,但截止到1月9日,城陽東部和西南部、膠南城區和南部及西北部、平度中部和東部、萊西東北部及即墨大部輕度干旱;嶗山區大部、城陽區東南部、膠南東部中度干旱;嶗山區東部和南部嚴重干旱。
據市水文局監測,截至1月11日,全市平均地下水埋深為3.82米,比去年同期下降0.25米。不過,由于夏季雨水較多,各水庫現蓄水量還比較多。截至1月9日,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共蓄水44249萬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多18019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9489萬立方米。
181萬畝農田喊渴
記者從市水利局得到的我市旱情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昨天,我市共有536萬余畝在田作物,有181萬畝受旱。干旱比較嚴重的有即墨、萊西、膠州三個市,受旱在田作物面積超過一半。“再沒有有效降雨,有些農作物肯定會枯死。”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膠州市有16萬畝受旱在田作物面積根本就沒有抗旱條件。
記者從統計信息上看到,181萬畝受旱農田中有33萬畝屬于重度干旱,這些重度干旱的區域主要在膠州、即墨、膠南,其中即墨市72萬畝在田農作物中有60萬畝受旱。
另外,記者了解到,山區一些果樹也遭遇了干旱,山區一些居民更是面臨人畜飲水困難的情況。“如果再不下雨,過段時間我們連吃水都沒著落了。”嶗山區北宅街道張家村的一名村民說。
未來一個月降水少
記者從市氣象局中長期天氣預報中獲悉,我市未來一周都是晴天,仍沒有降水,預計未來一個月全市的平均降水在5-10毫米左右,旱情還將持續發展。
“入冬以來,由于北方冷空氣勢力強,來自南方的水汽輸送強度較弱,導致了降水少。”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介紹,我市近期頻頻受到北方來的干冷空氣影響,幾乎沒有暖濕氣流出現,沒有降水必要的條件出現,無法形成有效降水。“我們密切關注著天氣變化,只是苦于沒有合適的條件。”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技術人員楊凡介紹,全市10多處固定的人工增雨雪點近期都在待命,一旦有合適的云層,將馬上展開人工增雨雪作業,最大程度留住降水。 (記者 孫啟孟)
■目擊 嶗山北宅張家村 村民河灣里砸冰取水
“再不想辦法,就沒有水吃了,我的衣服已經一個月沒洗了。”昨天下午,記者在嶗山區北宅街道張家村探訪時,正好遇上幾名村民在修理水管,準備從井里抽水吃。由于干旱和天冷兩個原因,村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水了,村民的吃水大部分是從村前的河灣里取水。
記者在張家村看到,幾名村民在整理村里蓄水池旁邊的一些水管,裸露在戶外的這些塑料水管已被凍 “瓷實”了,他們拿著鉗子等工具分段敲打水管,將里面的冰震碎,然后將水管切斷,將冰從水管里清理出來。“要是不疏通開,我們就沒水吃了。”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已斷水好幾天了,從河灣里挖回來的冰融化后再經過簡單的凈化就成了他們現在的飲用水。村里有幾戶人家有壓水井,現在全干了,一滴水也出不來。村里剛打了口深井,還能有些水,但天冷,從井口到蓄水池短短30米的水管都凍住了,他們當天必須修好,要不然晚上吃水就麻煩了。
“吃都快吃不上了,地里就不管了。”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山上的果樹都旱得不行了,但是他們已經無暇顧及,現在每天都為飲水問題發愁。村里蓄水池里的水所剩無幾,好幾口井也基本都干涸了。
記者看到,村里頭一口有水的井里存水量已經很少,放下去桶打上來的水僅有小半桶,并且都是發黃的泥水。村民們最擔心春節吃不上水。村民說,目前大家都在各自想辦法尋找水源,儲備一些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