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飲用水新國標7月起實施 口渴時不宜大量喝水
    飲用水新國標7月起實施 口渴時不宜大量喝水
    發布日期:2012/5/23 10:59:18

      近日,關于自來水安全的報道引發了人們對于飲用水安全的關注。日前,北京衛生法學會衛生法制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識進社區暨“關注飲水衛生,共享健康生活”的活動舉辦,引導百姓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專家指出,保障日常健康飲水,除了從源頭上把控飲用水的安全外,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


      新國標檢測指標大擴充


      今年的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實施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直以來,我國實施的是1985年制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與舊版指標相比,修訂后的新標準,其中一項最大的變化就是檢測指標從35項增加到了106項。


      新國標首次明確提出生活飲用水的定義:供人日常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尤其是明確指出了生活用水也應符合標準。有資料表明,人體通過皮膚接觸所吸收的水中物質含量占到了水中物質總含量的60%左右,而通過飲用吸收的量只占了20%或30%,也就是說,如果長期接觸不安全的水,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水室副主任張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讀道,新標準基本實現了與世衛組織、歐盟、美國、日本等國際組織和先進國家水質標準的接軌。其中最大的變化實際上是毒理指標的擴充,1985年的時候,全部的毒理指標無機的是10項,新版標準則擴容到21項。


      不過,張嵐也指出,檢測指標的多少并不是評價標準科學與否的唯一條件,只有符合目前國內飲用水的水質現狀,并在此基礎上來增加檢測指標,擴大檢測范圍,才是最科學、最安全的標準。


      飲水過多過少都不好


      “多喝水可以排毒靚膚,對健康有好處”,這是不少人抱著的飲水觀念,不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表示,飲水過多過少都不利于身體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指出,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并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成年人每天最少飲水1200毫升。不過,馬冠生指出,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不過我們每天獲取水分并不僅僅是通過喝水,事實上,喝水、食物和機體內生水這三個途徑都可以獲得人體所需要的水分。


      其中,喝水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通過喝水可以獲得很多水分。我國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我們常用的烹調方式與西方不同,多以蒸、燉、煮、炒為主,不僅保留了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往往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因此,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水分。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一個途徑。


      馬冠生指出,飲水過少不利健康。因為人體內有一個水平衡調控系統,確保了液體攝入量與丟失量之間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當身體出現體液不足時,口渴中樞受刺激,產生口渴感,引發飲水行為;如果不能及時通過飲水來補充缺失的水分時,機體會通過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使得腎臟內體液潴留,通過減少排尿量來保持體內液體平衡。如果水分攝入較多,則通過增加排尿量來排出水分。


      當然,水也不是越多越好。他指出,當水攝入量超過了腎臟排出能力時(0.7~1.0升/小時)可引起體內水過多或水中毒。


      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入夏天氣炎熱,不少人愛喝冰鎮飲料,馬冠生指出,無論何時,白開水都是飲水的最佳選擇。


      他表示,生活中常喝的飲品包括白水、茶水、飲料等,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并且干凈衛生、制作簡單、經濟實惠,是飲品中的最佳選擇。礦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等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但不宜作為主要的飲用水。


      此外,在飲水習慣方面,很多人喜歡一次性大口喝水。事實上,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盡管在起床后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黏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馬冠生強調,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口渴時我們體內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機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并開始利用調節系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此時飲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并不是最佳的飲水時機,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飲大量水,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提質賦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激發治水新活力
    蘇北駱馬湖:從“三亂水域”到幸福河湖的美
    開辟工業節水增效新路徑,AI能扮演什么角
    銀川廢水“再就業”,解城市缺水之困
    練江“蝶變”提供了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樣本
    世界銀行發布《規模化水資源再利用報告》
    葫蘆島市“海綿”公園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
    青島全力推進107個水務項目建設
    科技賦能黃河治理 山西譜寫“一泓清水入黃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