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人們思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韓國首爾市近年來根據自身特點,持續推出節能環保政策和措施,逐漸走上了綠色增長之路。日前,應韓國首爾市政府邀請,記者赴首爾采訪第3屆C40世界大城市氣候變化峰會,從而有機會親身體驗節能環保給首爾市帶來的變化。
上下齊心 綠色增長成共識
起程前往首爾市之前,就一再被告知,一定要自帶牙刷牙膏,首爾市的酒店不提供免費的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具,即使是高檔星級酒店也不例外。韓國朋友吳貞洙告訴記者,不僅如此,現在首爾市所有的餐館都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是用不銹鋼筷子,既環保又容易清洗消毒。她說,為了節約能源,降低污染,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已成為首爾市民的共識。
在首爾市政府的不斷引導和管理下,首爾市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在首爾市,垃圾處理費按袋征收,家里的垃圾經過分類后,必須分別裝入政府統一出售的垃圾袋里,誰的垃圾多誰就多交錢。吳貞洙說,這就使得市民首先要減少制造垃圾,其次要進行細致的分類。
與普通市民將節能環保理念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不同,首爾市政府更多的是將其體現在不斷推出的節能環保政策上。為了完成“到2 0 2 0年節約1 5 %的能源、減少2 5 %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從今年1月開始,首爾市在韓國首次制定并開始執行氣候變化應對條例。為此,還專門建立了氣候變化基金,計劃到明年年底,使這一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韓元。首爾市氣候變化企劃局局長金榮翰表示,該條例中的規定多為首爾市政府的責任與義務,而不是對市民的具體義務要求,而且對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活動的市民給予提成等具體獎勵。
此外,首爾市還計劃實施“氣候變化適應對策”、“首爾氣候行動合作伙伴”、“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溫室氣體存量數據庫”構筑、“首爾市氣候能源地圖”制作、“城市氣候觀測監控系統”建設等規劃和措施;同時推廣能源、廢棄物、公園綠地、建筑、交通等城市環境政策上的氣候保護項目;大力開展新再生能源普及事業、建筑能源合理化事業、環保交通需求管理、公園和綠地空間的擴充等溫室氣體減排事業等。
金榮翰說,現在首爾市的公共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市民越來越愿意參與節能環保事業,意愿開始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只有這樣共同參與,節能環保工作才能夠持續下去。同時,他透露,首爾市還將建設氫氣燃料電池汽車運行的“氫氣驛站”、搭建“太陽能發電設施”等工程,進一步鞏固首爾市的綠色增長。
生態復原 垃圾填埋場變公園
走在蘭芝島上,路邊的樹木郁郁蔥蔥,微風吹起,陣陣清新空氣迎面撲來。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有說有笑地從記者身邊走過。經過詢問得知,原來是上自然課,教小朋友認識各種植物。然而,誰能想到,如此風景宜人的公園曾經卻是垃圾填埋場。
蘭芝島因為盛產靈芝和蘭草而得名。上世紀70年代,韓國經濟發展起來了,但垃圾處理問題也日益嚴重,位于市區內又相對封閉的蘭芝島成為垃圾堆放的首選,島上相繼建了兩個垃圾填埋場。之后短短的15年間,蘭芝島上堆起了兩座高達100米的垃圾山。由于是將生活垃圾、建筑廢料及工廠廢棄物等各種污染物質不加區分地堆置一起,不僅加重了蘭芝島污染的程度,而且造成了惡性循環。堆積如山的垃圾腐爛時滲出的污水開始流入漢江,鄰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大氣污染也很嚴重。于是,蘭芝島上彌漫著惡臭,飄揚著浮塵,蒼蠅滿天飛。
為了改變蘭芝島的面貌,首爾市開展了名為“穩定化工程”的生態修復工程。即在垃圾處理處于飽和的狀態下,將荒廢的土地建設成生態公園的城市改造方案。首先,有關方面建設了一道防水墻防止污水滲透,并實施污水凈化措施;其次,在垃圾填埋地鋪上黃土種植花草逐漸恢復自然植被;再次,集中處理有害氣體;最后,在保護垃圾山傾斜面不傾倒的前提下實施綠化工程。
不僅如此,還在地下尚存的垃圾堆內埋設管道,將仍在分解的垃圾產生的沼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抽上來送到能源工廠進行利用,以滿足附近建筑的生活、制冷、采暖等方面的能源需求,從而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經過多年的生態復原,蘭芝島垃圾山終于成為動植物豐富的生態公園。昔日的垃圾填埋場,如今已成為首爾市民工作忙碌之后享受休閑生活的地方。但是,蘭芝島的填埋地穩定化工程并未就此結束。首爾市所設定的填埋地穩定化工程完工時間是2 0 2 0年。為此,首爾市還將不斷完善地基安全、污水處理、填埋沼氣處理等安全穩定化系統,并對填埋地周邊的水質、大氣、土壤污染度等進行持續的觀察監測。
在首爾,垃圾山不僅可以變身為公園,污水處理廠也日益公園化。首爾市以碳川水再生中心為試點,在污水處理設施的沉淀池上面修建公園。目前,已經修建了步行路和生態蓮花池、小溪川,栽種了青松、紅松、槐樹等3萬多棵樹,一個充滿自然情趣的生態公園已經初具規模。為了解決周圍居民以及來訪碳川水再生中心的游客們停車難問題,還修建了寬敞的停車場。今年年底,還將建成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體育場地。
此外,在碳川水再生中心除了能見到處理垃圾的設備之外,還可以看到污水處理過程和凈水過程,人們可以在這里學習正確處理垃圾的方式,感受環境的珍貴性。
挖掘潛力 依托漢江打造水城
坐落在漢江盤浦大橋上的月光彩虹噴泉,被世界吉尼斯協會記錄為“世界上最長的橋梁噴泉”。彩虹噴泉分晝夜演繹不同的景象。白天,噴泉隨著水波流向勾畫出柳條和柳葉等姿態。夜間,則變身為彩虹色彩的絢麗噴泉。
月光彩虹噴泉是盤浦漢江公園建設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首爾市“漢江復興”計劃中第一階段的項目之一。為了充分挖掘漢江潛力,并轉化為首爾市增長的動力,首爾市政府2007年出臺了“漢江復興”計劃,將向30多個開發項目注入6700億韓元資金。
按照“漢江復興”計劃,漢江兩岸的生態環境將得到恢復并改善景觀,沿江修建44條步行道,利用跨江橋梁或地下通道將兩岸的步行道相連。在漢江江岸修建長60公里的自行車道,漫步健身的小徑將與數座江邊公園相連。除修建跨江新橋外,原有的橋梁也將增加人行道。
漢江事業本部負責人李悌源告訴記者,漢江穿城而過,切斷了首爾市的南北,制約了首爾市進一步的發展與整合。首爾市出臺“漢江復興”計劃,就是要把環保型城市發展模式運用于都市空間之內,賦予這座城市新的活力和成長動力,使漢江成為首爾今后發展和一體化進程中的橋頭堡和競爭力的源泉。
據李悌源介紹,通過對漢江兩岸周邊地區重新開發,配置面向所有人開放的文化、商業等多功能設施,與漢江航運集散港功能相結合,從而打造一個集商業、文化、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復合空間。而且,漢江兩岸建筑還將采用制度性景觀管理和一體化照明計劃,積極引導建設與周邊景觀相協調的建筑。此外,還將建設橫跨漢江和支流的東西南北生態網絡,大幅擴充和連接支流匯合區等生態區域,使整個漢江恢復自然狀態。
李悌源說,漢江計劃的實施將使首爾發展成為港口城市,游船可以往來于黃海與城市碼頭之間。漢江沿岸的汝矣島和龍山兩地將成為國際船舶碼頭,船舶從碼頭可以順江而下進入黃海并可以前往中國的上海、天津等國際港口。
李悌源告訴記者,漢江計劃的焦點是為了還原漢江原有的生態功能。通過還原自然,告訴人們只有所有功能和諧運行的時候,城市與河川才能和諧相處。漢江計劃第一階段是依次推進盤浦、汝矣島、蠹島、蘭芝等4個漢江公園項目的建設。預計今年9月,這4個漢江公園建設項目將會完工。他認為,不久的將來,漢江區域將成為既舒適又充滿魅力的水城。
綠色開發 城市競爭力悄然提升
首爾市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就是讓1249名市民蒙上雙眼,試飲首爾市的自來水“阿里水”、凈化水、純凈水等3種水,結果非常驚人,有50%以上的市民認為自來水最好喝。記者也做過比較,先喝一口純凈水,再喝一口阿里水,經過比較發現,二者差別不大,阿里水的口感更柔和一點。
據介紹,為了得到干凈健康的阿里水,首爾市自來水事業本部建設了先進的凈水設備,除了韓國政府規定飲用水水質標準的55個項目之外,首爾市自定了9 0個水質檢查項目,并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 4 5個項目進行定期水質檢查。另外,對于認為需要另行監督的2 0 0 多個項目進行隨時抽查。
在首爾的超市里,記者發現有瓶裝的阿里水銷售,品牌化的自來水也逐漸成為首爾市一張形象名片。在第3屆C40世界大城市氣候變化峰會上,首爾市長吳世勛邀請與會者都來嘗嘗“阿里水”,為推銷和宣傳“阿里水”做了大量工作。干凈健康的“阿里水”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而對首爾也產生了良好的印象,而這有可能為首爾帶來潛在的投資和合作機會。
城市的競爭力體現在哪里?首爾市長吳世勛認為,城市的競爭力在于魅力。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才是“人們最希望訪問、最適宜居住、最適合工作、最愿意投資的城市。”一座有魅力的城市,也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否則魅力再大,也不能持久。因此,一座人類和自然共存的節能環保型城市,將極具競爭力。
伴隨著環境的不斷改善,首爾市的數字內容、信息技術、生物和納米研發、金融服務、設計和時尚、旅游和會展等6大引擎產業也在不斷取得突破。在首爾市上巖區,一座既現代又環保的數碼媒體城(DMC)拔地而起,將吸引大量的IT企業入駐。DMC項目運營策劃組副經理李惠貞告訴記者,DMC是首爾市的數字內容產業園區,集中了韓國廣播、游戲、電影、動漫、音樂和網上教育等基于信息技術的產業。
李惠貞介紹說,DMC的規劃都是以環保為核心制定的,園區一半是公園,居住環境之好,得到了首爾市民的認可。尤其是園區實現了垃圾能源化,利用垃圾發電,因此園區的能源價格相對低廉。此外,園區內的建筑也多為節能建筑,有的本身就能產生能源。比如,園區正在建設的高640米地標性建筑,其外表像竹子,樓頂裝有風力發電設備,可為大樓提供電力,而且大樓表面裝有多晶硅面板,可產生太陽能。
目前,園區51塊地已經建好42塊,已經有多家韓國企業入駐。李惠貞所在的部門就是負責園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她表示,雖然目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園區內的企業還不多,但是隨著園區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及本身在同類園區中的優勢,相信園區在國際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首爾市在節能環保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城市的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但在市長吳世勛眼里,首爾市的綠色增長才剛剛開始。他希望,首爾市清潔而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