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難,是影響喀麥隆人民生活的老問題。偏遠鄉村的百姓直接飲用地表水,面臨著感染疾病的危險。大人、孩子頭頂水桶,步行去遠處取水,是棚戶區的日常景象。即便在首都雅溫得和經濟中心杜阿拉的中高檔住宅區,自來水供應也時常中斷,旱季甚至可能連續數日停水。1.5升礦泉水每瓶售價350非郎(約合0.8美元),在這個法定最低月薪標準不到3萬非郎(約合60美元)的中部非洲國家,屬于高檔消費品。
根據喀國家統計局2007年公布的數據,喀麥隆1022萬人生活在326個市鎮,其中只有106個市鎮配有自來水管網,而且大多數市鎮管網不能覆蓋整個市區。主要城市杜阿拉和雅溫得用上自來水的家庭比例分別只有36%和50%。廣大農村地區800多萬人口的飲用水問題更是嚴峻。
讓人欣慰的是,近期佳音頻傳,喀麥隆百姓有望享用到清潔穩定的飲用水。喀麥隆自來水公司自今年5月以來累計獲得860多億非郎資金(約合1.31億歐元),用于喀主要城市的水廠和自來水供應設施的興建、修復和改造,并預計于2010年年底全面開工。去年1月在杜阿拉近郊開工興建的供水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將于9月進入調試期;打井公司和純凈水廠家順利開拓市場,百姓因此將得到了實惠便利的用水服務。
在喀麥隆最大的城市杜阿拉,人們對中國公司興建的供水工程翹首以待。由于海水倒灌、生活污水滲入等問題,杜阿拉生活用水的水質存在嚴重問題。2007年8月,中國政府決定向喀麥隆提供110億非郎(約合2300萬美元)政府間優惠貸款,以支持杜阿拉的城市供水項目建設。據負責項目實施的中國管理人員介紹,一期工程的水處理廠興建、150米深井的新挖和修復已基本完工,待9月調試成功之后,杜阿拉供水可從目前的每天11.5萬立方米增至16萬立方米。二期工程將使其進一步增至26萬立方米,可基本滿足杜阿拉市的用水需求。
在自來水供應難以抵達的邊遠地區,安全衛生的生活用水來自深水井。近年來,喀政府和國際機構為解決百姓用水加大了投入,僅2009年一年,喀麥隆政府就計劃在全國不同地區投資開鑿425眼水井,國際組織、金融機構提供的減貧援助款也有很大比例指定用于資助邊遠地區打井項目。